欢迎来到 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

联系我们

C

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

电 话:139 0746 1591

邮 箱:djkpt@139.com

地 址: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62号中辉大厦B栋三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平台动态

大健康产业践行者张咏院长在第14届中国生物科学大会上致欢迎辞

2022-07-05
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6月10-12日在广州国际生物岛隆重举行。作为我国生物产业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行业盛会,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已成为展示广东、广州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三天的会议邀请了哪些大咖?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让我们一起回顾~

6月10日上午,大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拉开帷幕。在当天举行的高层论坛暨2022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等生物医药学界顶尖专家发表主旨演讲。

钟南山
分享“三个科学”
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大会主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以《科技抗疫——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为题进行主旨演讲,探讨了全球公共卫生、人类健康、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钟南山.jpg


我国提出坚持动态清零,钟南山认为,这不是单纯的动态清零,而是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做好防控,要实现科学管理、科学预防、科学治疗。”钟南山提到,广州防控奥密克戎采取了“3+3”机制,因此对4月8日起发生的本土疫情,防控更快,影响更小。

此外,钟南山还透露,广州实验室的5条新冠药物研发路线中,其中两种已经进入二期临床,三种药物预期在今年底进行NDA申报(临床研究完成注册上市)。钟南山表示,要按照创新、开放、融合的理念,在疫情防控当中,依靠科技、战胜疫情、发展经济。

巴里·马歇尔
对幽门螺杆菌
循证精准进行研究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以幽门螺杆菌为例,介绍该菌会引起胃炎,进而诱发其他疾病。他提出“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组合”的治疗观点,借此呼吁人们关注幽门螺杆菌。

同时,巴里·马歇尔提到病菌分布情况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指出随着中国变得更富裕,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在不断下降。他表示,家庭越来越小,卫生状况越来越好,饮食条件越来越好,终有一天会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

此外,针对全世界的病菌耐药性在变强的现状,他鼓励大家带着一颗好奇心去做研究,在21世纪开展循证精准的医疗研究。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保护
关系到每一个人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马克平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每一个人,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跟大家沟通生物多样性保护。

马克平.jpg


马克平引用调研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和其寄生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到人类,气候变化又加速了这样的过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同一健康”的概念,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的健康。

马克平分析,如今,生物多样性保护,除了通过传统的保护方式,还要通过生态系统修复产生增量,以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消费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杰·基斯林
合成生物学产业化
迎来新机遇

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先驱、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以“基因工程生物解决全球挑战”为主题,分享了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最新进展。

杰·基斯林表示,应对健康挑战方面,他和团队利用工程酵母生产大麻素,用于治疗疼痛和减轻癌症治疗的副作用。应对能源挑战方面,他带领的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植物,能以更低价格生产更多生物燃料。应对环境挑战方面,以基因工程微生物的方式生产各种不会污染环境的新材料。

杰·基斯林还提到,针对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正在高速发展的现状,铁皮石斛、灵芝等传统中药蕴藏的活性分子都具有成为创新药物的巨大潜力。“通过先进的基因组学途径将活性分子基因克隆到微生物中,可以实现大量生产。”

马延和
探索“二氧化碳
人工合成淀粉”路径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视频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他和团队探索“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背后的故事。
马延和介绍,淀粉人工合成的途径和自然的植物合成相比具有步骤少、效率高、速度快等优势。在能量充足供给的条件下,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一吨的反应罐年产淀粉的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产量。

马延和认为,生物经济是替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条理想路线,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推动生物经济的快速到来。可有望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安全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的系统解决方案。

国家级生物医药指数CBIB 2.0 发布,火石创造、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面向全球共同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 2.0)”,并公布了2021年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评价结果。

马延和.png


火石创造CEO杨红飞表示,全新的CBIB 2.0指标维度更多、体系结构更完整、底层数据来源更广。各级政府基于CBIB2.0能够对于产业基础、产业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同时结合区域间对标找出优势与差距,从而进行产业发展精准定位、产业精准治理。

据介绍,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达到173.5,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相较2020年增长26.5%。

张宏翔.jpg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表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2.0基于数据治理与分析,支撑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产业治理与产业服务,是加速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亚太 · 生物产业创新新浪潮论坛

6月11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举行了多场专业分论坛。逾百名高层次演讲嘉宾、生物经济各细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围绕不同专题开展思维碰撞、话题研讨、分享前沿技术。

微信图片_20220705154240.jpg

亚太·生物产业创新新浪潮论坛聚焦于免疫防护、合成生物技术和中药研究三大创新技术主题进行深度讨论。

微信图片_20220705154156.jpg

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书记、院长张咏发表致辞,他表示广州国际生物岛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的新高地,此次大会是“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化学界的一次隆重的聚会”。

微信图片_20220705154138.jpg


在论坛上,张咏院长对海内外、全世界的科学家莅临广州、莅临国际生物岛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他认为,“要把中国的,乃至全世界的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中医药创新进行大融合,大健康产业才能发展稳健”。

张华俊.jpg


新加坡科学院高级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新加坡中药材标准委员会主席张华俊发表了主题为“分子信息技术和万亿级市场”的演讲,他向观众介绍了能快速得到各种有机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信息的分子信息技术,并提到该技术有助于促进现代中药标准问题的解决。

杨中舟.jpg


中国华大基因临床科学家杨中舟发表了主题为“肿瘤防控电子健康平台:助力中欧生物技术合作”的演讲。杨中舟介绍,电子健康平台就是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提供复合型的服务、健康的干预,从而提升居民的健康指数。他认为,平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健康教育和精准推送,帮助每一个有需要人的改善其自身健康状况。”
体外诊断技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

贺福初.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贺福初以“蛋白质组学——下一代体外诊断的新机遇”为题目作报告。

贺福初院士介绍,在一个胆固醇代谢从编程的重大发现当中,蛋白质组学发现了胆固醇代谢的重编程,并证明其中的一个分子具有靶向治疗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自然》杂志的最后结尾处,评价这个实践表明了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时代的开启。

“我们知道,精准医学过去都是由基因组学推动的,作为一个新推动力,蛋白质组学作为一个新生学科能够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这是史无前例的,也真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贺福初表示。

贺福初表示,目前,科技部正在推进、培育能够领导全球性的大科学计划,至今国家层面上的培育项目有三个,其中人类蛋白质组计划2.0——“慧眼”国际总部计划落户在广州。“‘天眼’观天,‘慧眼’识人,所以我们用‘慧眼’这个词来描述和定义人体蛋白质组计划导航图。”

郝晓柯.jpg


西安区域医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主任郝晓柯教授的讲题是“智能化在检验领域的发展”。他表示,智慧化实验室是检验医学未来的一个方向。建设智慧化实验室,需要自动化设备、管理依据,同时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作为抓手,以结构化的检验知识库作为核心,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自动化管理和智慧化管理。

郝晓柯教授表示,自己的目标是能实现无人值守的实验室,从而腾出更多人力,完成包括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工作。

生物医药创新投融资论坛

自2018年生物医药创新投融资论坛举办以来,一直秉承“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理念,现已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生物技术与产业论坛,成为立足大湾区、服务全国、影响世界的生物技术与产业交流和合作发展平台。

樊纲.jpg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分享了主题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与投资新格局”的演讲。

他认为需要通过解放思想、发展民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制、发挥大企业作用,才能够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制。同时,他提到“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要靠生物科技的发展”。

李中华.jpg


生物岛实验室成果转化部部长李中华带来主题为“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演讲。李中华表示,作为广东省第一批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生物岛实验室作为省实验室基本战略任务完成。目前生物岛实验室面临转型发展,目前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

据介绍,目前生物岛实验室设立了公共技术平台和市场化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实验室预期在3到5年内培育3到5家上市或者准上市公司,并联合生物医药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形成国际一流的医疗器械的产业集群。李中华透露,“一家专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产业化的合资公司将落地广州。”

李中华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的优势产业,但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广州企业还有待增加。生物岛实验室希望围绕颠覆性技术孵化高成长性的创新企业,同时瞄准下一代的前沿技术或者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与优势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扩大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六届环状RNA研究与转化论坛

环状RNA,即环状核糖核酸,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近年来,环状RNA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它与疾病的相关性,功能与机制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基于环状RNA的创新技术产品和新型的诊疗工作,也推动了基因检测、肿瘤筛查、基因治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秘书长赵方庆教授提出,通过建立环状RNA的计算方法和它的识别,可以发现新的类型的环状RNA,而通过建立重建方法,可以建设环状RNA内部的复杂的合并剪接现象。这些算法和技术为理解环状RNA的多样性、形成机制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工具。

赵方庆表示,由于环状RNA的产生机制差异与形式、序列、功能差异,值得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弩教授课题组的钟键博士分享了自己所在的课题组在胶质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钟键博士介绍,因胶质瘤在相对封闭的颅腔环境里面,导致它受到血脑屏障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目前的一线药物只有替莫唑胺一种,针对性有效药物的开发一直存在着困难。

他表示,随着深度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很多以往定义为非编码RNA的环状RNA其实具有编码功能。而这些由非常编码区来源的新蛋白,构成了以往被忽视的深度参与肿瘤这种异常网络激活的一部分。

来源: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

分享